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正文

3D打印真可以脫胎換骨 價格或將不再“高大上”

时间:2015-09-19 09:59 来源:人民网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南方醫科大學展示的骨科3D打印作品。圖為人肝臟模型。

南方醫科大學展示的骨科3D打印作品。圖為人體脊椎骨模型。廣州日報記者喬軍偉、曹景榮 攝

世界骨科大會繼續聚焦3D打印技術 我國已實現骨科領域臨床應用

打印出來的骨頭替代真骨植入患者體內,這不是傳說,已成為現實。

第36屆SICOT世界骨科大會昨日繼續在廣州舉行,國內外骨科界的專家深入討論3D打印、手外傷、骨創傷等熱點研究領域的課題。目前,國內3D打印的人工髖關節植入物已經成為現實,並於最近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批准,令人振奮。

國外的專家也帶來了各自領域的先進研究,造福車禍等傷者——骨科“奧林匹克”比的不是“更高、更快、更強”,而是患者康復得更快、更好,后遺症更少。

我國3D打印髖關節獲批 為世界首個通過臨床驗証的產品

近年來,在醫療領域,骨科在3D打印技術應用方面發展飛快。據本屆世界骨科大會執行主席、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金大地教授介紹,國內首個3D打印骨科植入物——3D打印人工髖關節產品近日剛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批准。

“其實這一3D產品2012年已經過臨床試驗了,因為是新技術,要求較嚴格,所以最近才獲得注冊批准。”據該研發團隊專家之一——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教授劉忠軍介紹,自2012年以來,有5家醫院共完成了二三十位患者接受3D打印人工髖關節手術的臨床觀察,証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據悉,這是國際上首個通過臨床驗証后獲得注冊的3D打印人工髖關節假體,后續該團隊還將研制3D打印人工椎體和其他關節,以及各種特殊形態的內固定物。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戴?戎院士團隊研制的各種3D打印骨科假體、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骨科醫院郭征教授團隊完成的世界首例3D打印金屬鎖骨和肩胛骨植入手術、北大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主刀完成的世界首例應用3D打印技術人工定制樞椎植入手術,都令世界矚目。

“在髖關節領域,我國的3D打印技術已跟國際同步﹔而在人工椎體方面的研究,我們領先於世界。”劉忠軍說。

廣東技術突飛猛進 3D打印骨盆和接骨板技術有望臨床應用

在廣東,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鐘世鎮帶領的南方醫科大學3D骨骼打印技術研究團隊的相關產品已經進入了動物實驗階段。

“對於骨科來說,3D打印未來發展前途很寬廣。”鐘世鎮認為,3D打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實際上3D打印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很多,但在醫療事業上剛剛起步,過去醫療器械的使用主要是靠加工切削,而3D打印技術讓相關材料堆積起來就行了。以前骨科的人工關節置換、打鋼板的器材都隻能批量生產,像服裝一樣,隻有大中小碼,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這些材料可以做到量體裁衣,通過個人的影像學資料打印出來,“所以說,3D技術用好了,前途無量”。

近年來,廣東多家醫療機構對骨科3D打印的臨床研究也越來越多。去年,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為一名右側髖臼骨折的患者完成模擬復位手術后,打印出全仿真的“骨折髖臼”,在腹腔鏡輔助下成功實施骨折內固定術。患者術后當天即可翻身活動。

據了解,目前金屬粉末打印關節、脊柱、固定鋼板等產品已經問世,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也在大會上展示了有關3D打印技術對兒童骨骼畸形矯正方面的研究成果。該院骨科主任樊仕才說,3D打印骨盆和接骨板技術有望用於臨床醫療,動物實驗已接近完成,實際技術業已成熟,正在等待審批。

3D打印植入物價格或將不再“高大上” 打印“真骨”尚需時日

“3D打印產品在臨床上要滿足病人的需要,不能增加病人經濟負擔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金大地說。

目前,一提到3D打印產品,很多人都覺得它“科技含量高”,是很“高大上”的東西,可能價格也不菲。“其實材料成本並不高。”樊仕才說,目前金屬3D打印給人比較貴的印象,大部分是靠科研經費在支撐,遠遠沒進入到產品化、產業化階段。

“但我相信未來有一天,3D打印技術生產的產品與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不會差太大,甚至可能更便宜。”劉忠軍說,3D打印一次成型,減少了生產的工藝流程,而且節省材料,還可減少勞力,綜合這些因素考慮,隨著日后技術的成熟和產品化、規模化的生產,價格不會比傳統加工產品貴。

  近年來,南方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黃文華開始嘗試用骨粉來進行骨骼的3D打印。用來自人類或同種動物的骨粉作為打印材料,理論上會比單純用金屬材質打印的骨骼更易與人體相融。他的團隊目前正在用山羊和兔子進行試驗。

“目前在山羊和兔子身上進行的骨骼打印,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效果,但問題依然存在。比如生物相融性問題,畢竟不是用這隻兔子自己的骨粉作為打印材料,排異現象依然存在﹔還有生物力學方面的問題,打印出來的骨骼沒有原有骨骼牢靠。”黃文華指出,目前國際國內通行的類似打印,在材料沒有得到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打印的骨骼最長不能超過15厘米。如果再長,承載的力過大就容易斷裂。因此,要打印出真正的“骨骼”,尚需時日。

“在髖關節領域,我國的3D打印技術已跟國際同步﹔而在人工椎體方面的研究,我們領先於世界。”

——劉忠軍

“3D打印並不是個新技術,但它與骨科臨床應用結合起來,就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