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正文

山东省首家3D打印店的生存法则

时间:2013-06-06 09:13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30平米的工作室,两台3D打印机,一张办公桌,4个员工,这是济南小伙高长涛创立的济南首家3D打印店。连日来,这则微博在网上很火。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时下只要跟3D打印挂上钩,就没有什么不火的,创业受关注,生产商受关注,连股票都跟着涨,有人说,3D打印是新兴产业,有理由火,而高长涛就因为“朝阳产业”辞了工作下海了,不过在他看来,闷在家里六个月做出的策划方案不过是堆废纸,真的做了才知道3D打印的“甜”,也知道3D打印的“苦”。 本版文/图记者刘静半年调研写出“无用”计划书

出生于1985年的高长涛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从富士康从事生产管理两年,然后到用友做软件实施顾问两年,最后去力诺干信息化管理还是两年,总共打了六年工,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地方干两年,有点锻炼,摸底,探市场的味道。离开最后一个工作岗位,高长涛就创业,不过第一个项目不是微博上传的很火的3D打印,而是APP,干的时间不长,就转行开3D打印店了。问他为什么转行,他把离开与入行分析的都挺透彻。“APP市场竞争大,而且激烈,没有投资资金注入会举步维艰,在这个行业,大企业与‘菜鸟’,没有公平可言。”高长涛说,选择3D打印,就冲着这个行业有公平可言,这里的公平指的是起点,不管你有钱没钱,不管你有经验没有经验,在这个新型的,同时是一个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大家的起跑点都是一样的。

当然,不懂很难入行,做3D 打印的前提是高长涛喜欢模型。“去年,我在北京一位朋友办公室里,让其帮忙买一个飞机模型,朋友竟说他自己就能生产,几个小时后他真的在办公室里的一台机器里‘做’出了飞机模型。”高长涛说,当时的他感到既惊奇又兴奋,这是他与3D打印机第一次见面。

3D打印市场火中起步

这一面之缘让他对3D打印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研市场阶段,他去北京跑了很多趟,因为那里有个3D打印机的圈子,其实这个圈子很小,因为是新兴产业,这个圈子在全国都不大,正因为圈子小,高长涛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于是他辞了工作,那时的他已结婚生子,顶着家庭经济支柱收入来源的压力,买了一台3D打印机,在家里“闭关”了。

在家的日子里,高长涛一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用购买的3D打印机研究建模,给自己孩子做玩具,第二件事就是写未来创业的策划方案。这一闷就是半年,如今评价起那半年的成绩,高长涛说,做了很多策划,最厚的有20多页,但真正创业了才发现,那就是一堆无用的“废纸”,唯一有用的是制作出来的玩具。

市场推广学苹果打造体验馆

学会了技术,高长涛投资30多万,在济南华强电子世界开了济南第一家3D打印店。在这家店里记者看到,3D打印机器的外形很像厨房里常见的微波炉,边长大约50cm,是个立方体,实践操作中,高长涛在机器上安装好塑料材料,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不过半小时一只塑料玩偶就呈现在面前了,够神奇。

作为济南第一家3D 打印店,乃至山东第一家推出代工服务的3D打印店,高长涛的店面很受市民关注,大家抱着好奇纷纷涌进店面来参观,高长涛便开设了体验馆。

市面上,电子产品的体验馆已经十分普遍,尤其是苹果的体验馆总是门庭若市,目的是让顾客体验新的产品,产生购买欲,从而推动新产品的销量,完成更新换代,不过在人们印象中,体验馆是大品牌企业才做的事情,对于刚刚起步的高长涛似乎有些“不会走,先学跑”的感觉。“在青岛有一家3D打印店,但是他们只卖设备,而我是代工服务和销售两条腿走路,可以说,打开了山东省市场空白的大门,但大门好开,市场难打。”高长涛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批进入这个市场的人,面对的第一项任务不是卖出多少机器,而是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认识3D打印机,于是我学苹果,建体验馆。”

就在记者采访到达的前一刻,刚刚有学校组织20多位小学生来体验馆进行了参观,高长涛的模拟操作引来了小学生的惊叹,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向父母传递今天的新奇体验时,无形中,就起到了市场推广作用。

代工挺火 一个星期的业务已排满

3D打印机打出模型,是不是很有趣,你是不是也想来“打印”一款?你问“怎么收费?“贵不贵?”很显然,这种无法代替工业模式批量生产的产品,再加上是新兴产业,用3D打印机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自然不菲,这里不禁有人要问,昂贵产品卖给谁?谁才是3D打印机的目标客户?高长涛靠什么盈利?

其实在前面的介绍中,高长涛已经对自己的盈利模式做了铺垫,“代工+销售”两条腿模式就是他的盈利点,目前代工生意最火。

别看高长涛的店面是五月底开业的,但作为3D打印第一家店面,媒体的曝光帮了他很大忙,经历了短暂的低谷,他的生意迅速升温,现在一个星期之内的代工订单已经排满了,而有意向购买机器的也有四位客户了。“我代理了三个品牌的3D 打印机,但目前销售还不能成为我‘吃饭’的资本。”高长涛说,起步阶段他更喜欢与客户形成合作模式,而非简单的买卖关系。“对于意向客户,我会先进行考察,看看他是适合代工还是适合购买机器。”高长涛说,开一家3D打印店,投资要三十多万,即使购买一台3D打印机,也要万元左右的支出,不是小数目,而代加工不同,200元—500元就可以购买“打印”出来的产品,顾客比较容易接受。

目前高长涛代加工的订单中,主要来自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订单排的满满当当。

四人中有两人兼职 缺人才或成未来瓶颈

有人问高长涛,“毕业季过了,你还会有生意吗?”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尖锐,但让高长涛忧心忡忡的却是另一个问题,缺建模人才。

采访中高长涛向记者介绍了3D 打印机的工作原理,3D打印机工作的原理是机器内的高温高压装置将塑料融化成了液体后,喷涂在底部的建模托盘上,一层一层叠加,塑料材料就变成你想要的玩偶了,这里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就是建模。

目前高长涛的创业团队一共四人,其中两人是兼职,除了高长涛自己会简单的建模,唯一的专业建模师是兼职,这是这个店面最大的弱点。有科技行业专家认为,要制作一个3D打印产品,首先要制作数字模型,先通过扫描设备制作“粗稿”,再经过复杂的修改,生成3D打印机能识别的文件; 或者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自己进行3D建模。这意味着,创业的商家必须配备价格不菲的扫描设备,或者是自己掌握建模技术。

高长涛说,3D打印是典型的“破坏性”创新行业,面临不可预知的技术更新,所以我不怕大企业的进入,因为再高的资金投入,再有实力背景的公司也随时可能被淘汰,我也不怕竞争的加剧,有竞争才有市场,我最怕的是没有专业的建模人。他分析,作为新兴产业,未来两年3D打印店会呈现爆发性的增长,让本就稀缺的建模人才更为难寻。

当事人说

“我很现实,今年只求生存”

创业之前,我想的很完美,自认为把所有的坎坷,可能遭遇的难关都想到了,但真正创业了,我发现当初想的难题不是事,当初认为很容易解决的却成了难解的环。

我觉得自己选择了一个很了不起的行业,它带给人太大的震撼,但因为是新兴行业,我需要付出更多,我无时无刻不在做市场调研,却又看着一页页的规划成了废纸,因为创业者总喜欢做完美的规划,但现实很残酷。

举个例子,现在的我在济南开店,但我的市场规划面向的是整个山东,用一个区域性的实体店来辐射山东,不现实,于是我又想在各地开设服务站,可自己的资金有限,于是又产生了找合作伙伴的想法,这规划书可行吗?很多人会说可行,真的可行吗?现在的我连一家店都还没有做好,却把精力放在不现实的扩张上,所以这个规划在当前阶段是“垃圾”。

创业不是用来规划的,是用来做的,现在的我,抱着“走一步,规划一步”的想法,这样才切实,因为这是一个发展可以用“神速”来形容的行业,也许睡一觉,第二天醒来,这个行业就天翻地覆了,太早规划出的未来并不存在,现在的我只求今年能够生存下去,明年如果我的店还活着,会进军研发领域,慢慢向掌控行业“命门”挺进。

名词解释

3D 打印(3Dprinting)

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运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主要流程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立体的加工样式,然后通过特定的成型设备(俗称“3D 打印机”),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打印”出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