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2)
二、3D打印的应用领域:
1.工业制造:产品概念设计、原型制作、产品评审、功能验证;制作模具原型或直接打印模具,直接打印产品。3D打印的小型无人飞机、小型汽车等概念产品已问世。3D打印的家用器具模型,也被用于企业的宣传、营销活动中。
2.文化创意和数码娱乐:形状和结构复杂、材料特殊的艺术表达载体。科幻类电影《阿凡达》运用3D打印塑造了部分角色和道具,3D打印的小提琴接近了手工艺的水平。
3.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复杂形状、尺寸微细、特殊性能的零部件、机构的直接制造。
4.生物医疗:人造骨骼、牙齿、助听器、假肢等。
5.消费品:珠宝、服饰、鞋类、玩具、创意DIY作品的设计和制造。
6.建筑工程:建筑模型风动试验和效果展示,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模拟。
7.教育:模型验证科学假设,用于不同学科实验、教学。在北美的一些中学、普通高校和军事院校,3D打印机已经被用于教学和科研。
8.个性化定制:基于网络的数据下载、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打印定制服务。国内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3D打印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1.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
3D打印产业上游包括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光机电技术、软件技术,中游是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下游涉及国防科工、航空航天、汽车摩配、家电电子、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但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相关规划中,此前对3D打印这一交叉学科的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不够。如今,将3D打印技术列入863计划中,这种情况将逐步改善。
2.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虽已有几家企业能自主制造3D打印设备,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力量不足。在加工流程稳定性、工件支撑材料生成和处理、部分特种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诸多具体环节,存在较大缺陷,难以完全满足产品制造的需求。
而占据3D打印产业主导地位的美国3D systems、stratasys等公司,每年都投入1000多万美元研发新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两家公司不仅研发设备、材料和软件,而且以签约开发、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大量来自企业外部的相关细分技术、专利,已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美国3D打印上市公司股价继
海外3D打印概念股ETF-ARK
奔驰被大货车雨中顶推行驶
创想三维精彩亮相美国RAPI
2019年中国技能竞赛“创想
创想三维:解析3D打印机制
如何撬动消费升级
深圳长朗科技将在
数字经济×千亿产
大西洋大学开发用
Ashley Furni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