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省份建设如火如荼 陕西将专项支持3D打印(4)
[主持人] 主持人:如果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们的高新区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2013-09-25 10:31]
[嘉宾] 孙科: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目前我们省里面有六个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第四。这里面把几个背景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知道西安高新区设立的最早,这两年我们又跟科技部协商,争取科技部的支持,使咸阳、渭南和榆林的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样使我们高新区的布局和数量都比较合理。目前六个高新区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今年上半年我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省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5048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总产值达到3800亿,同比增长30%。这里面给各位介绍一下西安高新区的情况,西安高新区一直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同比增长21%,工业总产值2457亿,同比增长30%。从这可以看出高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区域发展的一个主力军,在助推区域经济优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实施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行动,要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的集聚效应,要使西安高新区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宝鸡高新区要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杨凌要进一步探索现代农业科技创业模式,渭南、咸阳、榆林这三个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要提升规模和质量,同时要在延安、汉中等条件成熟的地区要新建一批省级高新区。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和优化我们的经济质量。 [2013-09-25 10:31]
[主持人] 主持人:还有很多网友就他关心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一位网友说陕西每年获奖的项目很多,但是就地转化的能力不够,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013-09-25 10:36]
[嘉宾] 孙科:这个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陕西是个科技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科技和经济不对称的原因很多,当然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足。我们省有一大批高校院所,每年都产出很多科技成果,有许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来转化的,因为我们知道实验室的成果要进行转化必须要经过中间实验,要经过中试的环节。比如高校的研发成果有很多没有经过中试,必须经过中试放大以后才能转化为产品。为什么会出现中试断档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链条,这个链条在研发阶段,大学的教授可以通过研发去写论文去评奖,研发阶段是有名无利,产业化后就可以直接面向市场获利,因此产业化阶段是无名有利。中试这个阶段既不能写论文评奖,也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中试这个环节一直没有人关注。针对这个现实我们正在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专项的办法,想通过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支持一些中试项目,来把我们中试断档的问题,把短版来补齐,这样使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中试再到产业链整个链条打通,把我们省里面的现有成果迅速推广。 [2013-09-25 10:36]
[主持人]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在努力做一些工作,科研成果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拭目以待。说到科研成果既然是创新型省份,市县也应该说是一个主要阵地,是一个很大的支撑力量,孙厅长在市县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2013-09-25 10:37]
[嘉宾] 孙科:市县是民生发展保障最基础的要素,要推进我们省里面创新型省份建设,必须加强市县的发展,我们要建成创新型省份,省里面的大多数市就应该做创新型城市,有一些基础好的县区应该进行创新型县区,根据这一点计划要在全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县区开展,通过省市县共建,使这些市成为区域创新的排头兵,来辐射和引领其他区域。在这个方面我们省科技厅正在制定创新型县区的发展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下一步我们省科技厅将重点支持创新型市县的工作,我们的科技计划项目,也就是富民强县项目,都要向创新型市县倾斜,这样把我们的县域经济做强做大。 [2013-09-25 10:37]
[主持人]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一个科技富民计划,这和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3-09-25 10:42]
[嘉宾] 孙科:一提到科技,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载人航天,两弹一星,以为都是高精尖的,其实科技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所谓科技改变生活,是指一项普通的技术推广,就能提高我们群众生活的舒服度和便捷度,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现在各地都在发展设施农业,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方面。再比如说目前的医疗技术发展很快,使人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过去70古来稀,现在走到大街上7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这说明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的改善和普及,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提升。我们今年上半年启动实施了科技惠民计划,科技惠民计划主要是以县为依托,通过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人口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综合集成技术。重点不是搞开发,不是搞高精尖,重点是搞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把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需求。我想通过科技惠民工作,能够使老百姓生活的质量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2013-09-25 10:42]
[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老百姓通过科技创新在生活当中能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在创建创新型省份当中,应该说需要非常大的人才作为支撑,现在我们是怎么样加快创新型省份人才的发展呢。 [2013-09-25 10:47]
[嘉宾] 孙科:我们知道人才是第一资源,我有两个例子可以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陕西的杂交油菜的研究在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在杂交油菜这个领域在全国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呢?是因为我们省里面杂交油菜研究所,原来老所长,他30多年一直在培育杂交油菜的新品种,他培育了11个新品种,提高了油菜的质量,为我们油菜发展做出了贡献。还有一个我们省里面有一个企业叫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由一个留学归国人员创建的公司,这个公司在不到六年内,现在发展为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领跑者,这个企业为什么会发展的这样快,最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创业者个人,因为他在美国待了很长时间,他拥有技术,他回国创业以后带领他的团队来研发半导体,经过不懈的努力,打破了国际垄断,研发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系列产品。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要使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关键是企业要拥有高精尖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我们省科技厅今年制订了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这个推进计划里面提出了要支持五类人才,第一类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就是科技人员去领办或者创办企业。第二类是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们高校研究所里面,包括企业里面,有一些领军人才,比如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才,学科的带头人,要造就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领军人才队伍。第三类是要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我们知道目前的科技发展不是单打独斗,需要一个团队,我们要培育一批团队,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第四类是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最后是选拔培养一批青年科技新星,这一块儿主要是每年选拔一百名左右、年龄在35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从项目方面给予支持。经过若干年以后使这些科技青年新星能够真正成为这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们通过人才加项目加基地的办法,来培养我们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使我们省里面在人才方面能够具有比较优势。 [2013-09-25 10:47]
(责任编辑:admin)


美国3D打印上市公司股价继
海外3D打印概念股ETF-ARK
奔驰被大货车雨中顶推行驶
创想三维精彩亮相美国RAPI
2019年中国技能竞赛“创想
创想三维:解析3D打印机制
如何撬动消费升级
深圳长朗科技将在
数字经济×千亿产
大西洋大学开发用
Ashley Furni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