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正文

中山医院敏锐把握“3D打印技术”的新机遇

时间:2013-11-27 10:29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中山医院科研处和中山科技公司于近期在5号楼419室共同组织了一场“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报告会”。会议由科研处姜红处长主持,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院生物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颜永年教授和比利时Materialise有限公司胡发宗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分别讲解了生物制造的概念、“3D打印技术”应用的硬件和软件、“3D打印”的流程以及未来20年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3D打印技术”是把计算机上的图形变成实物,将材料一层层喷射后固化而得到实物,因而现在称为“3D打印技术”。近年来,随着对打印材料的研究,现已可打印出金属件(钛合金)、还可打印出人造器官(人工耳)。

“3D打印技术”目前在骨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等学科都有所涉猎,它可根据病人的CT图像,采用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图像转化成三维图像,连接到3D打印机,采用专用的材料“打印”出人工骨、义齿、头颅补片、血管支架等。

“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打印”出人造器官,并在其用于移植后可避免免疫并发症,除此以外,它还可能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在口腔科可能会改变“口腔科做假牙要取模”这一传承千年的习惯,这样既可以避免患者取模时的恶心不适,也可以避免取模、灌模等模型翻制引起的变形误差;它还可以根据病人的CT图像,在计算机上对复杂的外科手术进行术前模拟,预判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教学中,它可替代尸体,“打印”出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具。

“3D打印技术”也可作为一种手术训练模型,可以避免解剖标本的种种不便,也可减缓标本散发的气味刺激受训者的五官,同时,还可以增加医生对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和对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范围之广超乎想象,最终将可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