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人体关节、飞机零件 3D打印产业量小能耐大

时间:2016-08-11 09:0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今年7月,无锡一家3D打印公司受北京一家企业的委托,打印冲击吉尼斯纪录的“最大3D打印建筑结构”,目前整个打印工作已接近尾声。“3D打印”这个词近年在锡城很火,大家并不陌生,在博得眼球的同时,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专题调查。

现场观摩:

3D打印助力冲击吉尼斯纪录

    在中关村科技创新园的无锡控博科技有限公司打印区内,构成建筑结构的砖块3D打印已接近尾声。近80台打印机一个半月来日夜不停运作,已打印出5400多块白色砖块。目前,这些砖块已分批北上,在北京一个商场门口进行先期组装,预计在8月底将完成拼装,届时冲击“最大3D打印建筑结构”吉尼斯世界纪录。“其实这是我们公司承接的一个项目,吉尼斯纪录也是由委托方去申请,我们主要负责整个3D打印、模型预测试以及模型组装的任务。”公司副总王泽超表示。

记者看到,这些砖块呈长方体柱状,中间是空的,方块与方块之间依靠卡槽来咬合。砖块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宽度和高度都相同,只有长度的区别,大号的长30厘米,中号长20厘米,小号14厘米。这5400多块“塑料砖”成品约重1.8吨,原料则耗费了2吨多,因为会有废品、错品出现。王泽超介绍,这近80多台打印机都是桌面级的,按照普通的进度,一台打印机每小时只能吞吐20克的原料,一天只能吞吐480克原料,以此推算,2吨的原料需要很久才能打完,根本赶不上工期。于是他们在产品精度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因为这些砖块对精度的要求不高,可以通过降低精度来提高原料吞吐量,从而使打印速度达到每台机器每天消耗1公斤的原料,才得以在一个半月基本完成打印。

行业概述:

无锡3D打印企业不算太多

与珠三角地区3D打印企业遍地开花的形势相比,无锡3D打印企业不算太多,主要集中在新吴区。相关业务涵盖原材料、打印设备、提供服务三个领域,新吴区传感网大学科技园3D打印中心覃佳妮介绍,三者之中,做材料和服务的企业较多,而设备涉及成本,只有少数企业在坚持,也是利润最少的。

与全国1220家3D打印企业有合作的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大勇表示,“从2012年一直到2016年,3D打印其实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国家提出‘智能制造’‘工业4.0’的概念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可以利用3D打印来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覃佳妮表示,打印中心不少企业都接到了开模的单子,“用3D打印开模,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还有一些设计公司,利用3D打印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

基于这一优势,一些有机械设计和电气工程基础的技术人员,也会自己采购一台桌面级3D打印机用于研发。像在安镇从事企业的小伙子张盛雄,他家里开了一个设备制造厂,为了改进零部件的生产、研发新机型,就自己买了一台准工业级的3D打印机,“成本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如果按照传统的铁块浇铸模型会更贵。最直接的作用是缩短了时间。”

高端层面:

金属3D打印形成完整产业链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2年起整个3D打印行业开始出现井喷状态。与此同时,工业级的3D打印也随着桌面级打印机热炒而被大众了解,但实际上,工业级3D打印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当时被称为“增材制造”,只在极小的范围有所应用。

无锡从事金属打印的企业有两家,一家为2012年成立的银邦飞而康,一家为2014年成立的亚太霍夫曼。在银邦飞而康的打印车间里,有7台大型打印机器,其中最大的长约八九米,宽约六七米。金属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比桌面打印机高端,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每台机器配一两名操作工,他们从头到尾全副武装,头上还套了面罩防止吸入金属粉末。公司相关负责人楚瑞坤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形成金属3D打印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可以提供从原材料到零件打印、成型处理、检测的一条龙服务。

楚瑞坤表示,金属3D打印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生产的部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医疗等方面。2015年,他们跟澳大利亚一家医院合作,对方通过CT扫描建立3D模型,将数据传输给银邦飞而康,他们再根据数据打印,一周以后,将打印完成8个髋臼杯寄给医院植入患者体内,手术非常成功。在航空航天领域,银邦飞而康打印的28个零件已经安装在国产大飞机C919舱门上。楚瑞坤说:“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工业级的3D打印机在航空制造、生物医疗这种对成本不敏感、不需要大规模生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领域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将成为3D打印市场的主要支撑。”

先天不足:短期内商业化量产依然有困难

宋大勇指出,成本和材料是目前3D打印行业的两大绊脚石。国内3D打印企业受材料短缺、成本昂贵等制约,短期内恐无法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与传统产业相比,3D打印最大的先天不足——无法商业化量产,这也是被业内诟病最多的一点。

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称,一方面3D打印所使用的耗材非常有限。目前3D打印的耗材原料主要分为仅有石膏、无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陶瓷等十几种,且价格较为昂贵,金属更是如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耗材短缺主要源自两个原因,便宜的赚不到钱,厂家不愿意生产,贵的耗材现有技术跟不上。再加上缺少政策扶持和补贴,厂家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成本去研发。

“现在通过3D打印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单一材料”,楚瑞坤表示,而今后需要将不同的材料打印在同一产品上,在技术上应该如何突破是个问题。他认为,不同的产品需要的材料区别很大,哪些材料可以用于3D打印也需要技术的支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3D打印的推广应用,“目前的3D打印公司,有核心技术的并不多,多数都处在实验研发阶段,都没有大规模成品面世。短期内,3D打印产业要真正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完整产业链还很难。”

生活应用:教育领域科普需要或成突破口

从发展前景来看,3D打印在突破瓶颈后会出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个性化订制衣服、鞋子,打印巧克力、饼干,还能打印家居、灯具甚至打印房子,用来制作骨骼、头颅等人体部件推动医疗水平的发展,在汽车、飞机制造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等。

但眼下的现实中,3D打印还是离百姓生活较远的高新技术——目前在京东、淘宝等网购平台,有数百个品牌的桌面级打印机在销售,价格从2000元到几万元不等,买的人非常少。王泽超认为,3D打印的普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拿桌面级打印机来说,家用市场打不开,“除了一些市民因为工作或者爱好的缘故,会购买一台外,大多数人缺乏购买的动机。另外,这些机器本身在使用时还不够‘傻瓜’,价格昂贵也是另外一个阻碍因素。”

“其实现在有的企业已经开始从教育领域寻找突破口了”,宋大勇介绍,在一些城市,已有不少3D打印相关企业与学校合作,通过创办兴趣班或创客营、创意赛等方式,普及推广3D打印技术。还有一些学校里会开设以3D打印为主题的科技课程,希望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这一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如果能得到一些孩子的喜爱后,家长会因为孩子而愿意了解、购买相关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