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掘圆明园文物 3D打印或可帮大忙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当年的圆明园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一处建筑,但却在八国联军的打劫抢烧中被摧毁。
日前,北京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进入圆明园遗址,对其进行深层探索。据3D虎了解,在远瀛观遗址处只能看到一些汉白玉雕花石柱和散落的石构件。考古工作自今年6月启动,持续到11月底,这期间考古人员要在800平米的遗址内发掘散落地下的文物,了解这里的建筑工艺和结构,为下一步的抢险工作提供方案。
不过,在发掘了散落了一百多年的文物之后,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是更为重要的事。在此,3D虎小编认为,3D打印技术或许是最有帮助的技术之一。首先对文物进行扫描,然后3D打印出复制品,这对于文物的研究和考古学生的学习来说都很有好处,同时还能更好的保护文物。在此前,新西兰3D打印千年历史文物协助教学、耶鲁大学将3D打印古巴比伦千年文物带入课堂等案例,中国3D打印网就曾为大家报道过,我们北京的考古学家们也可以借鉴一下这些经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