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3D打印技术:医疗技术创新突破与普及推广的得力助手

时间:2016-08-28 09:1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3DP),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是一种由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其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

      作为我国“国家十三五战略研究规划重点任务”--- 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与战略规划的起草人之一,郑宏教授利用3D打印技术在助推医疗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普及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自2012年以来,其就开始着力关注并引进利用3D打印技术为解决复杂与特殊性先心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服务,申请并获得多项先心病与左心耳新型封堵器专利,在国内帅先开展在3D打印指导下进行复杂性先心病的介入治疗,“3DP技术指导采用PDA封堵器介入治疗下腔型ASD成功” 是其应用3D打印技术助力介入治疗技术在先心病临床应用突破的典型案例,后者经过北京科学技术情报所查新证明为世界首创,并且打破了“下腔型房间隔缺损”不适合介入治疗的禁区,目前,郑宏教授已完成10余例采用PDA封堵器介入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成功的病例。今年 3 月份在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成功地对一位70岁的患者进行“多发性房间隔缺损合并膨突瘤形成的介入治疗”的手术演示,该例病例就是在3D打印技术的指导下采用PDA和ASD二枚封堵器分别对下腔型与中央型二处房间隔缺损进行了封堵获得成功的。

(即刻叁·医疗辅助技术在中国介入心脏医学(CIT)2016大会手术直播中由郑宏教授向全国医生展示)

     郑宏教授指出,3D打印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对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常常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3D打印技术使得许多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个性化治疗 即“私人定制”成为可能,并为许多特殊及复杂病例带来创新性的治疗方案与理念的突破。另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本月初,郑宏教授应西安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张玉顺主任的邀请为一位50岁女性多孔性下腔型房缺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不开刀的介入治疗,而促成此次治疗的成功“功臣”就是3D打印技术!该患者多年前就被发现有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但因缺损下方无边属于下腔型,曾就诊国内多家大医院均建议外科开刀手术,但女性患者出于美观及对外科开胸手术创伤与风险的顾虑而一直等待希望能有高科技与新技术的突破。今年该患者慕名找到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著名专家张玉顺教授希望不开刀来治疗此病,张玉顺教授告诉患者此类型缺损本应该做外科手术,但他在近年的学术会议得知阜外医院的郑宏教授采用PDA封堵器成功治疗过此类缺损,并让其学生与郑宏教授取得联系,问该患者是否适合介入治疗就需要做何准备。郑宏教授提出先让患者做个冠状动脉CTA检查,然后再做个3D打印模型。通过电子邮件得到该患者的心脏增强扫描的原始数据后,北京即刻叁医疗成像技服务有限公司用很短的时间就打印出患者的心脏模型并显示出患者二个缺损的形态与位置,一个大的缺损位于下方为下腔型,一个位于其上为中央型。郑宏教授对其3D心脏模型反复观察与研究后告诉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同行此例患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手术。8月9日,郑宏教授飞抵西安,10日与张玉顺教授团队一起,对该例患者的3D模型及经胸与经食道超声进行反复比较研究,决定采用30mm的PDA封堵器封堵下方的大的下腔型缺损,采用20mm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上方的小的中央型缺损,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病人感觉良好。

(介入治疗手术成功后张玉顺教授团队与郑宏教授合影)

     郑宏教授坦言,3D打印技术不但对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有重要帮助,而且对相关新技术的普及推广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言,通过3D打印技术与现代影像学技术及远程医疗技术的结合,许多医疗技术(其中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受区域性的限制将会越来越小,医疗技术的创新将会越来越多,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也会越来越快!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