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市场研究 > 正文

3D打印心脏打出来的是“真心”吗?

时间:2016-08-29 13:39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3D打印心脏,初接触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惊讶,难道3D打印技术已经能打出一个真的活体心脏直接“装”到人体内了吗?!未来,这项技术并不是不可能实现,只是要真正打印出一个跳动的活体心脏并将其连接到血管系统,并且确保有足够的血液让其存活,还是现阶段技术突破的难点,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已经运用到临床手术的“3D打印心脏”是指什么呢?

通过一个案例来向大家说明。就在今年,有个出生才九个月的小宝宝因为心脏上破了五个洞,生命垂危。

医生决定实施心脏修补手术,利用传统方式,即让心脏暂时停跳,利用体外循环机,维持孩子的呼吸、供氧,然后在心脏上实现手术修补。

手术结束后,竟又发生意外。宝宝只要一撤掉呼吸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种种特征表明,孩子的心脏还存在其他问题。果然,检查发现,宝宝的心脏肌还有两个室间隔缺损,这两个小洞位置极深。

这可让医生们犯了愁,这两个小洞位置太特殊,如果去修补,需要在心脏上再开刀才能看见。这等于是让心脏更加伤痕累累,医生和患者父母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就在医生们愁眉紧锁的时候,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提出3D打印心脏这个解决方案。将宝宝的心脏3D扫描下来,再用3D打印机精准打印出来,这样就能精确找到这两个小洞的位置,判断出大小,用数量最少的封堵器,把两个小洞一次修补好。

如果要用最好的材料打印,那得两三万一个,后来与厂家协商了一下后,用最便宜的材料打,一共花费了700块,打印了一个和孩子心脏一模一样的心脏。

二次手术开始,这次不是开胸。而是微创。

这个微创的创口,只有针眼那么大小。就是将直径不到1毫米的长针,直接从胸口“刺”进去。由于事先有了3D心脏,因此手术一气呵成,仅用时25分钟就结束了。4天后,孩子安全地从呼吸机上撤下。经过20多天的恢复,宝宝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正在逐渐康复中。

已经运用于临床手术的3D打印心脏,目前大部分还仅限于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制患儿的心脏。虽然不是一颗“真心”,但却可以让医生在术前对患儿心脏解剖结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设计出更精准安全的手术方案,解救更多的患者。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