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不被看好:光韵达在争议中前行(3)

时间:2013-10-15 09:43 来源:ofweek.com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徐院士:不完全是,这类技术最开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那个时候它不叫3D打印,我们在中国叫快速成型。它的核心就是将所需成型工件的复杂3D形体,通过切片处理转化为简单的2D截面的组合。因此不必采用传统的加工机床和工模具,依据工件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在计算机控制的快速成型机上,沿着高度方向逐层沉积材料,成型工件的一系列2D截面薄片层,并使片层与片层之间相互粘接,最终堆积成三维工件。

  3D打印为什么这么火,我觉得还是取决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20年前,我们所处的还不是网络时代,还不能发展得这么快。而现在,3D打印几乎能做到“想打就打”了,只要电脑软件能支持就可以。

  问:这个技术能运用在哪些领域上?

  徐院士:小到细胞、牙齿、骨骼甚至我们自身,大到房屋、汽车、飞机等,都能够打印成型。

  我认为航空与军工业,是3D打印比较容易发展的方向。对于国防工业的器件,用3D打印技术来做,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应用领域。因为国防工业用的材料或者零部件,它的数量不是特别大,所以零件适合用3D打印来做,如果用传统的技术来做,可能它的生产条件、设备、代价就会比较高。比如波音公司,或者像美国的F35、F22,例如德国的奔驰、宝马等一些车部零件,就已经开始用3D打印来制造了。

  在产品的原型或模型制作上,3D打印也已经得到了运用。另外,一些非金属工程零件的制作,3D打印也能驾驭,而且一些很复杂的、传统工艺制作起来很费劲的、很精密的结构,它更是能够胜任。

  能推动制造业的进步

  问:3D打印这一技术比起传统制造业而言,优势在哪里?

  徐院士:减材制造是机械制造业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但它采用的毛坯通常需铸造或锻造而成,并且还需要模具,加工周期较长,材料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此外,还受刀具或模具的限制,有时甚至无法成形一些内外形状很复杂的工件。另外,在铸造过程中,往往要将所需要的形状,从一整块原材料中制造出来,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浪费。

  但3D打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工艺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和作用。与传统制造业先制作模具,然后才能把设计原型制作出来的生产方式不同,3D打印技术无需制作模具,也不需要任何机械加工,只需要通过电脑辅助技术得到3D数据,并传送到3D打印机上,即可制作。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但降低了因模具生产和改进所投入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模具在生产完成后便无价值的资源浪费。

  问:除了成本之外,它还有其他的优势吗?或者说它在其他领域会有什么应用?

  徐院士:生物3D打印在医学领域,应用前景还是挺大的。因为它具有快速性、准确性以及擅长制作复杂形状实体等特性。特别是个体之间的身体构造、病理状况,都存在特殊性和差异化,而3D打印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比如动手术之前,医生就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相应的器官进行演练,从而更好地完成手术。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