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正文

3D打印模型 设计提速提效

时间:2013-07-01 11:43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在温岭先导电机研究所总经理尚玲辉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做工精致的变形金刚模型。如果告诉你,这个模型是用该公司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你一定会觉得难以置信。

  经常关注新闻的市民可能会知道,近段时间的新闻报道中不断出现“3D打印机”这个名词,只要输入相关数据,3D打印机就会打印出你想要的东西,有篇报道中甚至还提到了这种打印机可以打印出人体器官用于移植手术。

  早在2008年,当人们对“3D打印机”这个名词还闻所未闻时,先导电机研究所就引进了一台,用于研发水泵新产品。“当时,全国只有5台3D打印机,我们可以说是第一批享受到这项最新科技成果的企业。”尚玲辉说,引进这项技术后,研发速度和成本有了质的飞跃,我市泵与电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也走得更加顺畅。

制作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3小时

  大约在10年前,尚玲辉去国外进修机电制造知识。在一次展览中,当时最先进的“三位扫描”技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项技术以前从来没见过,如果用来开发和研究新产品,效益肯定不错。”

  有了这个想法,回国后,尚玲辉便开始四处打听这种技术在国内是否已经引进。终于,2008年,“3D打印机”进入了尚玲辉的视线。“这种打印机是在1997年左右开始研发的,到了2008年,这个技术才相对成熟起来。”尚玲辉说,从这种打印机的性能来看,能够减少开发时间和降低研发成本,先导电机研究所便率先引进了一台。

  这种打印机到底有多先进?尚玲辉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你看这个模型,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要先设计好图纸,然后浇注模型,前后差不多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总花费不少于五六千元。”尚玲辉指着一个手掌大小的阀门模型说,“如果使用3D打印机,那么,只要设计好图纸,输入电脑,3个小时就能出模型,打印一个也才三四百元。”

3D扫描,测量时间提速96倍

  记者看到,由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螺纹相当清晰,甚至比以前手工制作的更加精细。“因为手工制作可能存在误差,而电脑打印则是完全按照数据制作。”尚玲辉解释说。

  泵与电机产业是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企业并没有走上产品创新之路,而是一比一复制出畅销产品来拓宽销路。在尚玲辉看来,这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企业发展,还是要走转型升级之路。在先导电机研究所内,不得不提的还有3D扫描技术。“没有这项技术之前,我们的设计人员往往要用卡尺、角度尺等几十种测量工具来测量模型,往往一个样品的测量时间就需要一两天,而且还会存在少量误差。”尚玲辉说,引进3D扫描技术以后,只要半小时,就能更加精准地测量出各组数据,大大提高了效率。

  “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对国外的样品进行测量,得到数据后,我们还能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就避免了本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尚玲辉说。

建立平台服务全国企业

  在先导电机研究所的网站上,有一个专门为企业建立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企业有设计样品、检测设备等需求,都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帮助,这样,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就可以省心不少。”尚玲辉说。

  不久前,位于大溪镇的一家泵业公司接到了国外的订单,但这家公司并没有专门的设计团队,通过交流平台,他们把设计的任务交给了先导电机研究所。

  “他们委托我们设计喷泉用的潜水泵,总共有10来只样品。”尚玲辉说,接到任务后,设计团队便马不停蹄地工作起来。因为有了3D打印机和3D扫描技术的硬件支撑,样品的设计成本大大减少,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按照以前的速度,做出这批样品起码要3个月,但现在只花了三四天时间。”不仅如此,设计成本也从原来的好几万元下降到了几千元。

  当然,在这个平台受益的不仅是温岭本地的企业,附近的玉环,甚至是全国各地的泵与电机企业,都与先导电机研究所有业务上的往来。从2005年创立至今,这家公司的产值实现了从几十万元到2000万元的跨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将利用自身优势,助力温岭企业的转型升级。”尚玲辉说。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