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深度解读 > 正文

人工智能和3D打印如何帮助患者?(2)

时间:2017-03-31 08:43 来源: 青岛晚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筷子从鼻插进脑数字医学救幼童

姜彦——青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2月19日晚,莱西一两岁男童在吃饭玩闹时不慎摔倒,手中的两根筷子插入鼻腔,一根从鼻腔刺入眼窝,另一个刺入颅内,被送往青大附院。青大附院耳鼻喉科主任姜彦连夜接诊,发现右侧的筷子顶端靠近颅脑的前额叶和血管,左侧筷子离眼球有两到三毫米的距离,微创取筷子一旦刺破血管将万分凶险。

此时,三维重建影像和3D打印派上了用场,医院最新引进了半岛地区第一台电磁导航先进设备,刚刚投入使用,与颅脑三维重建技术相配合,在手术中可以精准定位筷子的位置,为这次医生能顺利完成手术立了大功。首先利用三维重建影像立体显示筷子插入大脑中的位置,小到一根血管与筷子位置的分布都清清楚楚,随后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患者头部模式,让医生更加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并按照显示导航,顺利取出了两根筷子。随后医生清除了碎骨片,使用人工组织和鼻腔粘膜瓣给患者修补了颅底缺损的骨质,孩子最终脱离危险。

在姜彦看来,数字三维重建给颅底外科带来重大突破,可以帮助初学者克服二维瓶颈、构建三维立体空间构像;医生术前分层次模拟,多角度观察,便于手术方案设计和与患者交流;缩短内镜下颅底手术训练曲线;3D打印技术还将实现颅底重建。

没了肋骨,3D打印能重建

矫文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3D打印技术将传统医疗带入了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快速化的时代。”矫文捷说。

2016年4月,唐都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首例3D打印钛合金肋骨假体植入胸壁重建术。患者入院后检查确诊为右肺上叶鳞癌侵犯局部胸壁,传统手术方法要切除肺肿瘤组织、被侵犯的肋骨等,术后胸壁缺损过大会造成胸廓塌陷、反常呼吸等并发症。如何量身定做肋骨假体并重建胸壁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后来,医院使用3D打印钛合金肋骨假体进行了胸壁重建。术前首先根据患者三维CT重建数据及肿瘤的位置,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并且以树脂材料打印出胸廓模型及肋骨假体,进行了手术模拟,确认可行后打印出钛合金肋骨假体,在详细制定了精确、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后,2016年4月成功进行了手术,由于术前已进行了3D打印树脂模型的手术模拟,手术方案量身定制,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仅50毫升。

目前,青大附院胸外科3D打印实践也收获颇丰,在胸腔镜右肺上叶双袖式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左全肺切除及隆凸成型术中都已应用。自2015年1月,矫文捷团队完成国内首例经典式机器人单袖式肺叶切除手术,至今在气管支气管重建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16年3月再次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的达芬奇机器人双袖式肺癌根治术。手术团队给予机器人左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切除术,在最大限度根治肿瘤的同时,成功保全左肺下叶,术后第六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据悉,这是继上海市胸科医院之后的全国/世界第二例机器人双袖式肺癌根治术。

脊柱手术,刀尖上跳舞

马学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脊柱牵连着骨髓,手术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等重大危险。因此,每一次脊柱外科手术,医生都要反复研究和模拟手术过程,CAS计算机辅助系统和3D打印的应用,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有力的武器。马学晓曾应用该技术为一位脊柱骨折患者成功进行手术。该患者车祸伤后胸背部疼痛5天,查体时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受损严重。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高位截瘫,因此对手术精准度要求非常高,很多医院不建议手术,但马学晓不能容忍一个畸形的脊柱留在患者的体内。为了360度全方位观察脊柱受损情况,医生建立了患者的3D打印模型,“手术时将模型往旁边一摆,我们心里就更清楚了。”马学晓说,参考打印的脊柱模型,最后手术十分成功。

22岁的患者脊柱锥体及锥旁发现巨大肿物,急需完成胸腰椎巨大肿瘤切除,而传统二维图像影像学资料可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为了全方位立体观察肿瘤与锥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手术规划,医护人员利用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患者脊柱进行了三维重建和术前手术模拟,医生得以准确把握患者病况,顺利完成手术。马学晓说,脊柱解剖结构更为复杂、个体差异大且毗邻重要组织、器官,关系错综复杂。手术操作精准化、个体化要求程度高,因此3D打印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推动脊柱外科新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展望技术发展进步时,马学晓认为3D模型打印将推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度。另外,导板打印、体内植入物打印、可吸收材料打印等打印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下巴不好看?数字医疗帮你变美

袁荣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

一名下颌骨发育不完全的女青年,嘴部看起来像“鸟嘴”,非常苦恼。青大附院使用数字医疗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实施口腔颌面手术,让患者变漂亮了。袁荣涛说,这就是数字医学带来的变革。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能全方位、直观、精确地显示颌面骨的三维解剖结构以及与病灶的空间关系,清晰显示下牙槽神经、上颌窦底等重要解剖结构,因此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目前较为广泛的种植牙技术应用为例,数字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患者的下牙槽神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种植体破坏该神经导致的下唇麻痹,能做到精准手术。另外,3D技术还可应用于下颌骨钛板打印、上颌骨钛网打印、种植体打印。

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手术实践中也有诸多应用。另一名女患者左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在该技术指导下成功被切除。手术过程中,病人发病部位部分被切除,需要将自体腓骨移植到下颌缺损部位。借助打印的下颌骨模型,医生成功进行了双层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袁荣涛说,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将愈加广泛。如修复科可用于义齿打印,正畸科可用于个性化托槽及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后还有4D打印、5D打印。”他介绍,4D打印比3D打印多了一个时间纬度,通过软件设定模型和时间,变形材料在设定的时间内变形为所需的形状。最关键是记忆合金,5D打印则是将产生生物的材料作为打印材料,比如基因打印,可以长出人体的器官,不但会变形,还会变功能。

微血管超微结构预测疾病

于綦悦——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博士

痛风、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社会老龄化带来各类疾病的急剧增加,致病因素导致微血管超微结构发生病变。那么,能否研发一种测量微血管三维超微结构的设备来进行疾病早期预测?

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博士于綦悦介绍了目前微血管三维超微结构测量系统的研发情况。他们致力于研发无创动态微血管三维超微结构测量设备,研究微血管超微结构与疾病的关系,并建立人类微血管超微结构与疾病的大数据库。通过无创便捷地预测疾病、治疗监测、临床评估等,促进数字医疗产业的发展。微血管三维超微结构测量设备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疾病早期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分析、诊疗过程检测、医学美容领域等。

3D打印精度可达0.05毫米

夏楠——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博士

医学三维重建及3D打印优势有三个。第一是更为直观,与传统二维医学影像相比,三维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各组织器官、血管与病变组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让医生和患者对病情一目了然。第二是更精准,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三维图像或者三维打印模型,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导板或者设计特定的手术器具、植入体等。第三是更高效,利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准备以及手术导板制作可以节省手术时长,降低手术风险。

海信CAS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可进行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以及周边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肿瘤、异物等病变区域与正常组织分离重建,骨折、骨缺损等骨骼三维重建,也可结合Maya、Autodesk等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导板、支架等个性化手术辅助器械。

目前3D打印技术有两种成型技术,一个是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技术,成型实物强度更高,可以彩色成型,材料成本较低。另一种是立体光刻造型技术,该技术精度更高,可以表现准确的表面和平滑的效果,精度可以达到每层厚度0.05毫米到0.15毫米。目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3D打印中心配备的打印机最高达2.7米,可以打印大型人体器官,用于手术辅助治疗。而最精细的打印机则可以将打印精度精确到血管。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