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大学获资180万欧元研发体内直接3D打印组织技术
2025年10月17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应用光学研究所宣布成立全新初级研究小组“三维内窥镜微制造”(3DEndoFab),聚焦于直接在人体内进行3D打印组织的前沿技术研发。该项目由Andrea Toulouse博士领导,获得卡尔蔡司基金会(CZS)CZS Nexus项目180万欧元(约合1282万人民币)资助,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3DEndoFab团队由两名工程学博士研究员和一名生物技术博士研究员组成,致力于将微光学、光纤3D打印与再生医学深度融合,为临床医生和外科医生提供全新组织修复解决方案。团队目标是开发极小型、基于光纤的3D打印系统,实现体内靶向、微创打印,突破现有依赖大型实验室打印机、需术后植入的技术瓶颈。
Toulouse博士表示:“领导独立初级研究小组,让我能够负责任且自由地推进内窥镜3D打印的发展。我们的愿景是让受损组织在体内原位修复,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和恢复时间。”

人体微型化3D打印
目前的3D打印技术已经能够利用基于光的工艺制造软骨、肌肉或肺组织等活体材料。然而,这些方法依赖于大型实验室打印机,这意味着打印的组织必须在生产后植入体内。3DEndoFab团队希望通过开发足够小的工具来克服这一限制,使3D打印能够直接在体内需要组织的位置进行打印。
3DEndoFab的研究核心在于光学系统的微型化。团队正研发仅盐粒大小的微型光学元件,可置于光纤尖端,精确控制光线,实现微米级精度的组织结构构建。与传统不可降解光刻胶不同,团队专注于开发生物兼容性材料,确保打印结构安全、可降解,满足医学应用需求。
除组织工程外,3DEndoFab还计划开发新型生物学研究工具,助力科学家观察细胞在复杂微结构上的生长与组织过程。

国际前沿协作与技术基础
本项目建立在EndoPrint3D早期成果基础之上。Toulouse博士曾与Alois Herkommer、Michael Heymann及Harald Giessen教授合作,率先证明超短飞秒激光脉冲可通过光纤进行3D打印。3DEndoFab将进一步探索最适用于生物医学的光学打印方法,提升系统微创性与稳定性。
另外,研究团队还将与斯图加特大学生物材料与生物分子系统研究所(Michael Heymann教授)密切合作,并参与“仿生智能图宾根斯图加特”(BITS)网络及“生物医学系统和健康机器人”计划,推动跨学科创新。
3DEndoFab以光学、工程学和生物学交叉创新为基础,致力于推动体内3D打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随着微型化打印系统和生物兼容性材料的不断突破,体内组织原位修复和再生有望成为现实,开启再生医学新纪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