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通过AI和同步烹饪方法,3D打印食品实现“边打边熟”
2025年10月31日,香港科技大学(HKUST)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ISD)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的AI辅助食品3D打印解决方案,将挤出式打印与同步红外烹饪技术相结合,为3D打印食品领域带来了更安全、高效且视觉吸引力更强的生产新模式。

技术研发背景
传统食品3D打印工艺常需额外的后处理步骤,易导致食品成分不均、形状不稳定,甚至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针对上述挑战,HKUST团队开发了一套集成式人工智能增强系统,通过石墨烯加热器实现同步红外加热,精准控制烹饪过程,确保淀粉类食品在打印过程中保持理想形态与品质。

论文第一作者、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李光慧表示:“我们通过融合科技与烹饪创意,重新构想了3D食品打印的潜力。我们先进的集成式3D食品打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个性化食品的制作方式。”

每个人都是美食设计师
该系统采用生成式算法和Python脚本进行复杂食物图案设计,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极大简化了设计流程,即使是电脑新手也能轻松完成个性化食品造型的创作。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食品打印的形状保持能力和安全性,还显著降低了污染风险,为个性化营养和特殊饮食需求人群(如吞咽障碍患者)带来了福音。

这项研是一项跨学科合作的成果,涵盖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机械工程、食品科学、化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种跨学科方法汇集了各种专业知识,旨在应对3D食品打印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李教授补充道:“我们对这项技术的潜力感到兴奋,它能够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提供定制化、安全、美味的食品。这代表着我们在食品创造理念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计划通过研究热敏性维生素的保存方法和优化淀粉消化率来改进这项技术。未来的研究还将重点关注消费者接受度,通过对儿童或医院护理人员等目标用户进行感官评估,确保该系统能够应用于实际场景。
(责任编辑:admin)


成本砍九成,性能大提升,
年产6.5万吨关键铸造部件
马里兰大学牵头的团队开发
BMF公司获美国双分辨率微
PIX Moving湖州数字制造工
突破性生物3D打印
迪拜LEAP 71公司
3D生物打印构建内
《Small Science
南洋理工-剑桥大
清华大学:抗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