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初创公司Kicmed利用3D打印打造创新型冷冻疗法设备,助力术后康复新体验
时间:2025-11-04 08:55 来源:南极熊 作者:admin 阅读:次
        
	       2025年11月3日,法国南特地区初创医疗科技公司 Kicmed 借助3D 打印技术,推出一种全新的冷疗设备方案:采用 3D 打印硅胶“套筒”结构,实现冷却液体循环、压缩辅助与个性化贴合,打造出一种兼顾舒适度与治疗效果的全新医用康复方案。

	创新背景:从传统冰敷到智能冷疗
	      冷冻疗法(Cryotherapy)是一种通过将人体局部或全身暴露于低温环境以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控制炎症的物理治疗手段,常用于术后恢复及运动康复。但传统冷疗方式多依赖冰块或冷凝液循环设备,不仅温度难以精准控制,还存在冻伤或烫伤风险,且设备笨重、不便于佩戴。
	     Kicmed 的创始团队由一位医院院长、一位工程师及一位外科医生组成,他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冷疗虽然有效,但当前设备仍存在诸多不足:温度不稳定、压缩功能缺失、舒适性欠佳。外科医生希望通过“冷疗+加压”双重作用,既能抑制术后肿胀与疼痛,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正是在这一临床需求的驱动下,Kicmed 团队决定引入增材制造技术,重新定义医用冷冻疗法设备的设计逻辑。

	△Kicmed团队(图片来源:Kicmed)
	3D打印柔性硅胶套管的“智慧设计”
	     Kicmed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3D打印硅胶套管 作为设备关键部件。团队通过数学建模,将计算结果转化为控制硅胶打印的软件程序,实现复杂流体循环通道的精确成形。该套管内部设有冷却液循环路径,外部与冷却模块相连,能够在局部区域持续保持稳定低温;同时,结构设计允许液体在通道中均匀流动,避免传统设备中出现的冷热不均问题。
	据团队介绍,这种由 3D 打印制造的硅胶组件具备以下显著优势:
	几何自由度高:打印过程可轻松实现复杂冷却通道及贴合人体表面的流线型设计;
	个性化定制:可针对不同手术部位、患者体型进行调整,提升佩戴舒适度;
	材料安全可靠:硅胶材质具备柔韧、亲肤、无刺激特性,适用于长时间皮肤接触的医疗场景;
	生产周期短:3D打印技术可在无需模具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迭代,为新产品验证节省大量时间。
	这一创新不仅改善了冷疗设备的性能,更标志着 3D 打印技术在医疗辅助装备领域的深入渗透。
	医疗科技与本土制造的结合
	     Kicmed所有产品均在本土设计、生产,并严格遵循欧盟医疗健康与环保标准。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与合规性,也提升了法国在智能医疗设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目前拥有七位核心合伙人,涵盖医疗保健、工业设计、质量管理及风险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
	    团队负责人表示:“增材制造技术的引入为医疗器械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在形态、功能和患者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3D打印帮助我们实现了精准贴合和个性化冷疗设计,这是传统制造方式难以达到的。”

	△目前存在多种冷冻疗法解决方案(图片来源:Kiné Médical)
	      Kicmed 的首款商用产品KicBoxOne 预计将于 2025 年 推出。该设备面向医院、康复中心、理疗诊所、按摩理疗机构及运动训练中心等多种场景,旨在为术后康复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且高效的冷疗体验。据悉,该系统可根据不同治疗需求调整冷却强度与压缩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冷疗”。随着医疗康复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Kicmed 的产品有望在术后护理和运动康复领域打开新的细分赛道。
	结语:医疗3D打印从植入体迈向功能化可穿戴
	     从Kicmed的案例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骨科植入物、手术导板等传统方向,向功能化可穿戴设备延伸。这种转变体现了增材制造在材料柔性化、结构复杂化与定制化方向上的巨大潜力。可以预见,随着医疗3D打印材料、工艺和监管体系的完善,这类融合数字制造与医疗创新的项目将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BYD仰望U9X破世界量产车极
突破高温限制!韩港研究人
Adidas与Clarks再联手推出
3D打印部件占比超过85%,
扬溧高速成功应用原位3D打
起亚EV2概念车搭
波音首次采用3D打
Contour3D在悉尼
英国迈凯伦汽车与
越南Vinmec医疗集
麻省理工和马萨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