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全3D打印车身诞生:LongBow Speedster以“轻盈速度”重塑造车方式
2025年11月,英国初创车企LongBow Motors与本土3D打印企业RYSE 3D宣布,成功交付全球首套完全由大型3D打印设备制造的汽车车身,用于其首款车型LongBow Speedster的所有外观面板。整个项目在英格兰Warwickshire完成,从原始CAD数据到整车车身装配完毕,耗时不到60天。

这一过程完全绕开了传统冲压或复合材料所需的模具开发,所有部件均由RYSE 3D自主设计制造的大型打印机直接成型,并在本地完成打磨与安装。整条供应链扎根英国,无需依赖海外协作,大幅压缩了开发周期。

“轻盈速度”:轻量化与敏捷开发的双重追求
LongBow Motors将Speedster定位为一台“羽量级电动跑车”,目标整车质量控制在1000公斤以内,同时实现每吨超300马力的动力表现。创始人Mark Tapscott和Daniel Davey认为,电动车真正的魅力在于瞬时扭矩、低重心和精准操控,而不是堆砌电子设备或增加车重。

他们在2025年6月提出“轻盈速度”(speed of lightness)理念,这不仅是对车重的要求,更是对产品开发节奏的重新定义。Davey表示:“借助3D打印,我们可以同时测试五种设计方案,直接打印出来实测,不用靠猜测做决定。”
RYSE 3D:设备支撑全流程落地
RYSE 3D全程负责车身面板的设计、打印与后处理。其自研的大型3D打印系统能够一体成型复杂曲面与功能结构,比如空气动力学导流槽、散热格栅等,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大量胶粘、拼接和二次加工步骤。

由于所有环节都在英国境内完成,团队避免了国际物流延误和沟通成本,也牢牢掌控了尺寸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一致性。RYSE 3D称,这套流程将原本需要数月的车身开发周期缩短至几周,真正实现了“设计即生产”。

小批量制造的新范式:轻资产、快迭代、强个性
LongBow Motors明确不走高产量路线,而是聚焦于注重驾驶体验与情感连接的小众用户。Speedster采用敞篷设计,强调机械反馈,弱化屏幕与自动化功能。这种产品哲学决定了其制造模式必须高度灵活。没有模具束缚,任何设计修改只需更新数字模型,几天内就能获得新面板。团队曾并行打印多个版本的翼子板或车门,通过实车装配验证最优方案。这种能力在空气动力学调校和面板间隙控制上尤为关键。
未来,LongBow计划推出名为Voya的个性化服务,允许客户定制内饰细节、空气动力学饰件甚至表面纹理。得益于3D打印“一件起订”的特性,这类定制几乎不增加额外成本。更长远看,车辆停产后仍可通过按需打印获取替换零件,延长使用寿命。

百年用车愿景,定义另一种可持续
LongBow提出一个独特观点:一辆值得开一百年的车,本身就是对环境最友好的选择。Davey强调:“我们造的不是消耗品,而是能代代相传的作品。”这种理念将可持续性从材料回收转向产品耐久性与情感价值。配合3D打印的按需生产能力,维修与升级不再依赖库存备件。团队也在评估连续纤维复合材料、Multi Jet Fusion(MJF)和PolyJet等新技术,为未来内饰部件做技术储备。
尽管成果显著,全3D打印车身要走向合规量产,还需通过碰撞安全、耐久性测试,并解决漆面色泽、光泽度和装配一致性的工艺难题。目前双方未公布具体材料参数或认证进展。不过,在限量跑车、经典车复刻、工程样车等场景中,这种制造方式已展现出强大优势,3D打印特别适合需要快速验证设计、控制成本、保护知识产权的特种制造商。
点评
LongBow Speedster的全3D打印车身项目,标志着增材制造从小规模原型迈向量产级应用的关键一步。依托英国本土供应链与自主打印设备,团队在60天内完成了传统流程需数月才能实现的工作。这一实践验证了“轻盈速度”不仅是产品目标,更是制造逻辑,轻资产投入、快速迭代、高度定制。LongBow Motors计划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Speedster,届时市场将看到,这种融合数字制造与百年造车精神的新模式,能否真正驶入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乐高玩具的3D打印元素在零
Wigglitz:美国最大3D打印
Tekna与Burloak Technolog
以3D打印为核心,丰田发布
会呼吸的砖:研究人员用3D
起亚EV2概念车搭
波音首次采用3D打
Contour3D在悉尼
英国迈凯伦汽车与
越南Vinmec医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