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gglitz:美国最大3D打印农场造出的“扭扭小怪兽”,能扛住低价竞争吗?
Wigglitz是2025年推出的新品牌,主打色彩鲜艳、身体分节、会“扭动”的迷你3D打印玩具。这些手掌大小的可爱小生物由ZB Designs公司制造,全部产自其自建的3D打印农场。

据公司介绍,这座位于美国的打印农场拥有2700台桌面级材料挤出式3D打印机,号称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同类设施。他们还计划再添置500台设备。农场几乎清一色使用Bambu Lab品牌的机器,其中大量为高端型号X1 Carbon(X1C),并全部配备自动换料系统(AMS),以实现多色打印。
对Wigglitz这种高度依赖色彩组合的产品来说,AMS确实带来很大便利。不过,若单纯追求成本控制,其实可以选择更便宜的机型,比如Bambu Lab P1P。目前看来,公司并未在设备选型上做明显分级。

△Wigglitz的3D打印农场
生产流程仍显“手工感”
尽管规模庞大,Wigglitz的后处理环节却保留了不少人工操作。打印平台需手动拆卸,质量检查靠肉眼目视,部分产品还会用热风枪进行简单表面修整。整个流程中看不到自动取件、零件分拣或堆叠系统。

耗材方面,公司统一使用eSun品牌的线材,且只采购0.75公斤或1公斤的小卷装新品。这在如此大的产量下显得不太经济,通常这类工厂会转向5公斤大卷线材,甚至直接购买无轴线材自行绕线,以节省成本。其实通过一些改装,大卷线材也能接入AMS系统,但Wigglitz似乎尚未采用。
作为一家强调“美国制造”的企业,若改用Toner等本土线材供应商,不仅能获得更优价格,还能强化其“纯美国产”的品牌形象。像回收空线轴、整托盘送货这类物流优化措施,在当前规模下也应提上日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为每台打印机配备了自制的“ purge bucket”(废料收集桶),专门收集换色时排出的多余耗材,体现出一定的环保意识。

单价高,销量存疑
每个打印平台可同时产出90到130个玩具。Wigglitz以10个一袋的形式销售,官网定价24.99美元,单个约2.5美元。若走批发渠道,利润空间看似可观。按其产能估算,月产量可达数百万件,理论上具备大规模分销能力。目前,Wigglitz由ZB Designs自主运营,既做直销,也向零售商供货,并已进入Moose Toys的分销网络。品牌故事始于几年前的钥匙扣产品,后来转向这类“解压扭扭玩具”,意外走红。
社交热度高,真实口碑弱
Wigglitz在Instagram拥有14.5万粉丝,TikTok也有2.8万关注者。但互动量很低,用户自发讨论的内容寥寥无几。网上关于该品牌的报道几乎全是公司发布的新闻稿或转载,缺乏第三方媒体或玩具行业专业评测。更关键的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仅在亚马逊平台,就有超过200款类似的3D打印分节动物玩具在售,绝大多数由中国厂商生产。头部几款月销可达4000包,单价仅60美分左右。Temu上同类产品甚至低至每件14美分。
相比之下,Wigglitz近2.5美元的单价显得格外高昂。虽然“美国制造”和可爱设计有一定吸引力,但作为节日小礼品或儿童玩具,消费者是否愿意长期为这份溢价买单,仍是未知数。
点评
Wigglitz凭借庞大的3D打印农场和鲜明的产品形象,成功打造了一个“美国产”的3D打印玩具品牌。其生产规模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成本控制、流程自动化和供应链优化方面仍有明显提升空间。面对来自中国厂商的海量低价竞品,Wigglitz若想持续立足,必须在品牌价值、产品独特性或用户体验上建立更强壁垒。否则,仅靠“可爱”和“本地制造”恐怕难以抵挡价格洪流。这场由2700台打印机掀起的玩具风暴,能否在美国市场长久延续,还需时间验证。
(责任编辑:admin)


乐高玩具的3D打印元素在零
全球首个全3D打印车身诞生
Tekna与Burloak Technolog
以3D打印为核心,丰田发布
会呼吸的砖:研究人员用3D
起亚EV2概念车搭
波音首次采用3D打
Contour3D在悉尼
英国迈凯伦汽车与
越南Vinmec医疗集
